行業動態
首頁 > 新聞中心 > 行業動態
香港籌建中藥飲片標準檢測平臺
發布時間:2013-10-30 10:59:56
香港浸會大學中醫藥學院講座教授方宏勛3日在香港表示,香港浸會大學正聯同另三所香港高校的科研人員展開建立香港中藥飲片標準檢測平臺的研究項目,該項目將為香港中藥飲片的檢測和認證打下基礎。
據介紹,檢測平臺由香港浸會大學與香港科技大學、香港中文大學、香港理工大學聯合籌建,整項研究為期一年,研究經費總額294萬港元,其中約八成經費由香港政府創新科技基金資助。科研團隊會先試行研究丹參、白術、何首烏、黃芪等十六種香港人常用中藥飲片的質量控制辦法,包括鑒別方法、質量監控及安全性檢查,從而制定測量標準。
方宏勛表示,雖然由政府主導的《香港中藥材標準》已制定了十年,但當中并未包括香港市民常用中藥飲片的標準。為補充香港中藥飲片標準的空缺,研究團隊將以《香港中藥材標準》為基礎作進一步研究,長遠目標是為中藥檢測和為政府將來建立中藥材飲片標準打下基礎,并提高中藥飲片質量,提升消費者使用信心。
中藥飲片指經過炒、蒸、煮、煨等炮制法處理后,可直接用于中醫臨床配方的中藥。
據介紹,檢測平臺由香港浸會大學與香港科技大學、香港中文大學、香港理工大學聯合籌建,整項研究為期一年,研究經費總額294萬港元,其中約八成經費由香港政府創新科技基金資助。科研團隊會先試行研究丹參、白術、何首烏、黃芪等十六種香港人常用中藥飲片的質量控制辦法,包括鑒別方法、質量監控及安全性檢查,從而制定測量標準。
方宏勛表示,雖然由政府主導的《香港中藥材標準》已制定了十年,但當中并未包括香港市民常用中藥飲片的標準。為補充香港中藥飲片標準的空缺,研究團隊將以《香港中藥材標準》為基礎作進一步研究,長遠目標是為中藥檢測和為政府將來建立中藥材飲片標準打下基礎,并提高中藥飲片質量,提升消費者使用信心。
中藥飲片指經過炒、蒸、煮、煨等炮制法處理后,可直接用于中醫臨床配方的中藥。